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数字经济优势不断凸显,成为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重要引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抢抓数字经济的机遇?记者就数字经济专访了数字资产研究院院长、著名经济学家朱嘉明。
记者:怎样看待青海这个棋子在全国一盘棋中的位置,这个棋子怎么来落?
朱嘉明:怎样认知和理解全国一盘棋,关键是理解这盘棋的多维度特征,其中最重要维度是数字经济转型。青海作为全国一盘棋的棋子怎么落?青海的“十四五”思路如何符合国家战略和规划?其中,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和加快数字经济转型,应该是一个大课题。
9月初,在北京召开了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之后,北京发布了多项数字经济发展政策,提出了数字经济发展纲要。并且公布了数字经济实验区等五项措施,时间的跨度在2020年至2022年,到2022年,数字经济占国民经济比重上升到50%以上。总之,数字经济发展、转型将成为“十四五”计划中最重要的一个目标。
记者:青海如何在“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中增加数字经济转型这样一个维度?
朱嘉明:青海在未来五年至十年,即“十四五”和“十五五”,要考虑如何在数字经济上有所布局和有所突破,形成青海经济发展的新的支点,甚至成为未来五年至十年最重要的经济发展新产业。此次会议上,很多专家、领导就农业数字化和其他产业数字化问题发表了很多看法。如何建立数字经济,有三个问题值得重视:一是对传统经济形态做数字化的转型,相当多的传统产业,包括矿产业、农工业都具有完成数字化转型的空间。二是直接建立和创建新型的数字经济产业、行业、部门。三是创建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基础结构。我非常赞同关于把青海作为未来数字经济,特别是算力基地的思路。
在这里,关于大数据爆发性增长的概念,有这样的资料值得参考:在2011年,全球的大数据数量达到1.8个ZB,一个ZB等于1万亿GB。最保守计算2020年全球达到35个ZB。也就是说,在未来五年至十年,大数据会进入叠加式爆炸的历史时期。这是世界性问题,更是作为数字经济大国面对的挑战。中国需要将建立先进的和强大大数据处理基地提到日程。这也是全国一盘棋中的最重要的一种战略性需求。青海作为一个棋子,具备建立国家级大数据的某些天然的优势,特别是清洁和低成本能源优势。所以,建议青海省与国家有关部门、相关专家,就青海建立未来中国大数据存储中心和算力中心和基地,做可行性研究。这是重大的历史机遇,青海未来战略发展和国家战略发展具有重合性。如果可以实施,青海可以得到全国的支持,青海也可以从中受益,在数字经济的新基础设施建设中后来居上。
记者:发展数字经济青海有哪些优势?如何抢抓数字经济机遇?
朱嘉明:具体而言,在全国一盘棋中,青海具有地域辽阔、电力充足、气候冷凉、区位特殊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加快布局建设数字经济及相关产业,加速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助力青海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将青海打造成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打造成未来数字经济基础设施重镇。
在全国性数字经济转型中,实现青海发展和国家战略的最大重合,形成国家长远需求和基于青海资源优势供给的结合,青海发展需求和国家级资源供给的结合,加快青海创造具有符合省情的数字经济形态,成为未来数字经济的重要基地。至于青海是不是一定需要像东南沿海那样,补上制造业和工业发展相对落后的历史性缺失,未必如此。因为数字经济、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等全新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并不绝对需要以传统产业和传统加工业作为基础。
总之,希望青海把大数据产业作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重点发展大数据产业,推动数字经济建设,加大在互联网、大数据产业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为青海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