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保后未及时签发保险单、使用已废止的合同履约保证保险条款、个贷业务与保险产品强制捆绑……随着“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临近,保险等金融消费者保护也愈来愈多被关注。
由于保险领域的专业性,消费者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往往容易遭遇“陷阱”,以至于需要理赔时,才发现各种问题。目前有哪些常见的保险陷阱需留意?保险消费者又该如何掌握技巧合理维权?
“代理退保”藏风险
去年以来,部分个人或社会团体通过网络平台等方式发布“可办理全额退保”信息,怂恿、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理“全额退保”事宜,并以此收取高额手续费。
对此,保险人士指出,“代理退保”行为隐藏失去正常保险保障、资金受损或遭受诈骗、个人信息泄露等至少三种风险,不仅扰乱保险市场正常经营秩序,而且最终损害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要警惕‘代理退保’的风险隐患,根据自身需求谨慎办理退保。”
具体来看,保险产品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风险保障,不同的人身保险产品其保障范围、缴费方式等有所差异。消费者退保后如想再次投保,由于投保年龄、健康状况等变化,可能会面临费率上涨、被拒保等风险。
“消费者应了解所购保险产品的保险责任、保障功能、除外责任和退保损失等重要信息,根据自身风险保障需求,谨慎衡量是否有必要终止保险合同。尤其要慎重对待所谓‘退旧投新’‘高收益’产品等宣传,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防止上当受骗。”上述保险人士建议。
保险直播营销需谨慎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去年以来,网络营销逐渐成为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抢滩”保险直播行业。在相关营销过程中,亦潜藏部分风险。
例如许多直播、短视频中只提到保险产品的保障范围、分红收益等好的一面,保险的除外责任、健康告知、分红收益的不确定等却故意不告知;部分视频因为时长限制删掉一些关键信息,如“首月2元,最高600万元医疗保障”等。
那么,保险消费者该如何防范相关风险?对此,北京银保监局此前提醒,消费者直播购买保险需要做到“三清楚”,即清楚主播是否有资质、清楚宣传是否有陷阱、清楚自己是否有需求。
具体来看,消费者应通过保险公司的正规渠道咨询或购买保险,同时,购买保险的前提是自己确实需要保险,不要因为直播中宣传“停售”、“打折”而冲动消费。购买保险也可以“货比三家”,通过对比不同保险公司保险产品的保障范围、保费金额、保障期限等,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
短期健康险不“保证续保”
伴随着健康保障需求的提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保险消费者选择投保健康保险,特别是短期健康保险。不过,由于部分公司销售行为不规范,把短期健康险当做长期健康险销售,一旦赔付率超过预期就停售产品,由此引发的纠纷也时有发生。
今年1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再次规范产品续保、组合销售、停售等问题。其中,严禁保险公司通过异化产品设计,“短险长做”误导消费者。明确短期健康保险不得保证续保,不得使用“自动续保”“承诺续保”“终身限额”等易与长期健康保险混淆的词句。
对于选购健康险产品的消费者,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建议,首先,应认真阅读产品条款,并重点关注产品的保险期间和保险责任。“短期健康保险产品的保险期间一般是在1年及以下,且不保证续保。保险期间超过1年的,或包含保证续保责任的健康险,属于长期健康保险。同时,对于费用补偿型的健康保险产品来讲,其责任遵循损失补偿原则,发生的医疗费用不能重复理赔,建议消费者购买此类产品时重点关注保险条款相关情况,不建议重复购买此类产品。”
此外,建议消费者合理购买健康保险产品,不仅要关注产品的价格,还要关注产品的长期保障功能和保障水平。
养老保险条款需留意
伴随养老需求的提升,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成为许多消费者养老规划中的一部分。其中,保险产品和养老社区相结合的形式引起部分消费者关注,但从实际案例来看,由于销售误导等原因,不乏消费者在购买相关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后才发现未能获得入住资格。
对此,相关人士指出,此类产品通常要求投保人购买特定保险产品并达到一定的应缴保费额度,投保人满足条件后方能获得入住资格,但并不保证必然入住。
具体来看,消费者可结合养老需求和经济状况挑选适合的保险产品,包括确定养老保险产品类型是偏向保障性还是理财型保险;确定养老金领取方式是一次性支付还是分期领取;如果承诺可以入住养老社区,要确定特定养老社区的建设及后续缴费情况等。
“由于销售人员讲解内容、宣传资料反映的可能只是产品的特色优点,认真阅读保险条款,才能全面准确了解到保险产品的主要情况。”保险人士建议,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要对保险责任、免责条款、缴费期限等内容进行了解,如购买了承诺入住养老社区的保险产品,还要关注保险合同是否进行明文规定以及是否包含入住养老社区的正式书面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