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余杭区仁和街道九龙村,你能看到曾经破败损坏的上港坝闸站出现了自动化“身影”——闸门升降装置中用上了开度仪,只要设置好高度,闸门升降就能准确停滞于刻度值上,防止手动操作引发设备破损。
这一技术是余杭林业水利局按照数字化改革思维,将数字智能赋予到泵闸站运维上的成果。改造之后的闸站进一步提升了水利工程安全保障能力,充分发挥了工程效益。
同时,针对当前工程中存在的“感知”盲区,余杭区林业水利局应用物联网、遥感、AI识别等技术从范围扩展和要素增补两方面完善感知体系,实时掌握水利工程运行状态,及时预警发现的问题,分类处置提高各类设施的可靠性与可用性。
“部分排涝泵站已实现自动化控制,由感知设备实时监测河道水位,到达起排水位后,设备将自动把数据传输至泵站控制设备,开机进行排涝,到达停牌水位后,系统将自动控制设备关机。”余杭区林业水利局防灾和运行管理中心副主任王火良说。
小型水利工程的数字化改造得益于2019年以来余杭区启动的小型水利工程(山塘、泵闸站)区级标准化管理,以“安全运行、靓丽提升、数字保障”为创建核心,以提升一批、改建一批的方式,改善工程外观面貌,加强数字水利探索力度。
如今在余杭,原本“低调”的泵闸站一改“暗沉之色”,或时尚简约,或古色古香,在统一变美的同时也凸显着当地特色。
强化数字防汛工作,余杭要把小型水利工程区级标化管理与数智指挥决策系统相结合,通过构建大坝安全评价模型,结合已建的“全区水利工程监测感知平台”,对水库结构安全监测、现场检查、视频监视以及水位等环境监测结果进行汇聚分析,实时研判工程安全,实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数字化改革。
(记者 沈维 余杭微融圈 饶雨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