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日前发布,“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打造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全链条拓展农业绿色发展空间,培育绿色低碳新增长点,加快形成发展新动能。
农业生产活动是全球碳排放的第二大来源。在“碳中和”背景下,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用生态肥料替代化肥等,对减少农业碳排放具有积极的作用。这其中,环保酵素的使用是一个代表。近年来,酵素农业在我市不少地区进行了积极试点。
酵素农业如何有效推广?能否真正为农户带来实惠?怎样打造以“酵素农法”为核心的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日前,记者对部分实施“酵素农法”的乡村进行了实地走访和调查。
从大米到果蔬,酵素种植全面开花
4月8日一早,在奉化大堰镇箭岭村的酵素农业试验田里,村民王文定将一桶环保酵素搬到田间,用大勺浇灌到地里,为土豆施肥。
今年开春,王文定种下三亩土豆,但他没有像以往一样使用农药和化肥,而是使用酵素种植。老王说,用酵素种植,土豆不会长虫,虽然个头小一点,但品质好、口感佳,每公斤可卖到10元,效益是普通土豆的两倍多,“虽然土豆才种下,但已被预订一空了”。
箭岭村可以称得上宁波酵素农业的“策源地”。早在2017年,“环保酵素推广达人”刘安芬就在村里试点种植酵素生态水稻。箭岭村党支部书记王建国说,最初只种了三五亩,这几年面积逐步扩大,已有近20亩,去年村集体销售生态酵素大米5500余公斤。
除了水稻,箭岭村还利用环保酵素,种植了30亩猕猴桃。“因为不用化肥,完全生态化种植,培育出的猕猴桃汁多果甜,销路很好。”王建国说。
这两年,环保酵素从大堰山村走向了平原,应用到更多农作物的栽培。江口街道周村是远近闻名的蔬菜村。2019年,在街道干部的带动下,村里开辟了一块7亩的酵素蔬菜园,不用化肥、不用农药、不用激素、不用除草剂,只用酵素种植。
村民周高仁说,他用酵素种植青菜、菠菜、萝卜等多种蔬菜,长势不错。“靠着不断琢磨,我现在对酵素的配方、使用越来越得心应手,蔬菜亩产量也提高了。”周高仁说,相比于使用农药化肥的蔬菜,用酵素浇灌的蔬菜生长周期会长一周左右,口感更加鲜甜。现在,他已经有了一批“粉丝”客户。像酵素青菜,最贵时卖到每公斤20元,客户还抢着要。
农业部门技术人员说,现在农户对酵素产品的认知度在上升,像镇海、鄞州等地的一些果蔬园,近年来通过小面积试验,使用酵素种植水果番茄、草莓、葡萄等果蔬。“酵素种植的推广,跟市民对此的认识、接受程度提升有密切关系。在前期的垃圾分类宣传中,很多地方介绍用菜叶子等制作酵素,从而使得酵素农产品拥有了生态概念,得到广泛认可。”该技术人员说。
“酵素农法”这笔账怎么算?
酵素农业的概念最早起源于日本,在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受到广泛追捧,传入中国也就10来年时间。
在箭岭村的酵素制作场里,记者看到现场摆放着一个个硕大的塑料桶,桶里是静静发酵的酵素材料。村民毛浩良说,环保酵素是由红糖、植物鲜垃圾和水,按照1:3:10的比例混合,经过3个月时间发酵制成的。因此,制作酵素是有成本的,每年村里要采购五六百公斤的红糖。村民家产生的有机厨余垃圾,像蔬菜叶、残余的水果等可以用来做酵素,其他的只能沤肥,混合成复合肥。“收集的厨余垃圾,每10公斤能做酵素的只有1公斤多。”毛浩良说。
使用环保酵素种稻种菜,能否获得额外利润?王建国给记者仔细算了一笔账。箭岭村用环保酵素种出来的生态大米,亩产量约300公斤,按照每公斤18元售价来算,每亩收入5500元,用化肥农药种出的高山大米,每亩收入在2500元至2800元之间。
“表面上看,酵素大米比普通大米能卖高一倍的价格。但用酵素种植,完全要靠人工精耕细作,劳力成本相当高,此外还要用大量的有机肥。”王建国说,制作酵素也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因此两者相比较,酵素种植成本要高出一大截,综合下来实际利润相差无几。
有鉴于此,今年“退花还田”后,箭岭村增加了几十亩稻田,但村里并没有打算扩大酵素水稻的种植。原因一是缺乏劳力,二是看不到有更多的利润产生。
王建国说,箭岭之所以发展酵素农业,看中的是社会效益,这要远远大于酵素农业本身的利润。该村通过酵素农业这一渠道,让厨余垃圾变废为宝,实现循环再利用,也打出了大堰“酵素良耕”这一品牌。种一亩地,要消耗200公斤的酵素,迄今为止,箭岭村回收制成了40吨环保酵素,“消灭”了近50万公斤厨余垃圾,“零污染村”经验成为全国山区生态环保的一个典型。
着眼低碳绿色,小众农业打好特色牌
对于“酵素农法”,农技专家大多持肯定的态度。市农业农村局农田管理处负责人李永华说,使用环保酵素,其实是一种生态循环农业,最大的好处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有助于改良土壤,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对城市人来说,在家里制作酵素也不难,用来种花种菜挺好,对教育孩子认识、探索自然奥秘,很有帮助。”李永华说。
不过,从农业生产实际来看,大规模推广使用环保酵素,也存在着不少难度,即便像箭岭村这样开展了多年的酵素种植,其每年生产的环保酵素数量也很有限。大堰镇组织委员盛贞贞说,酵素种植的规模化推广,需要高度的组织化,把人力、物力等各要素都调动起来,而且要保证制作材料的来源,具有相当的难度。
“因为大堰是水源保护地,必须走生态农业道路。”盛贞贞说,今年大堰准备在后畈、南溪两个村搞酵素农业试点,结合生态大棚和水肥一体化、微生物改良土壤等技术,探索绿色低碳农业之路。镇里新申请了“酵冠自然”商标,下一步要推出系列酵素农产品,发展乡村研学教育和休闲旅游,创建全省首批低碳镇。
农业专家说,酵素农业目前还是“小众”产品。要做好酵素农产品这篇文章,找准产品定位、打好品牌很重要。像上海某大棚果园,利用环保酵素给果树施肥、杀灭病害,其产出的水蜜桃售价高达每公斤30元。果园主人说,他们的酵素蜜桃,很大一批客人是孕妇或刚生产的宝妈,对果品安全性特别注重。小众化精准营销,主打生态环保的思路值得借鉴,这将为酵素农业开辟更大的市场。
(记者余建文通讯员毛节常严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