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北自贸试验区曹妃甸片区(以下简称“曹妃甸片区”)经营业绩亮眼:新增内资市场主体2437家、外资企业92家,实际利用外资9902万美元,完成进出口额424.81亿元,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35.4%、262.9%、123.8%、151.7%。
“我们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试验成功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新经验和新方法,使得全区党政机关服务效率有了显著提高,生产经营事半功倍,取得了满意的业绩。”唐山曹妃甸经济开发区(曹妃甸片区)党工委委员、自贸办副主任徐建强表示。
据了解,曹妃甸片区设立以来,紧紧抓住“建设东北亚经济合作引领区、临港经济创新示范区”的功能定位,极力发挥深水大港、土地富集、平台众多等比较优势,力求在“探索新模式、打造新平台、培育增长极”三个大项上大胆攻坚,一路高歌猛进。
促进自贸试验区可持续发展,制度创新是基础性工作。曹妃甸片区自设立之日起,将主动作为与因地制宜有机结合,设立2年多来共完成创新案例35项,其中2021年完成创新案例20项,“2+2+1海域使用权五步极简审批新模式”成果入选全国自贸片区创新联盟制度创新典型案例,该模式一举将海洋用地审批时限由179个工作日减少到88个工作日,提效51%。
促进自贸试验区可持续发展,全力搭建自由贸易新平台不可或缺。曹妃甸片区相继建立了多式联运中心、国际海运快件监管中心和国际船舶备件供船等公共平台,先后引进了中石油国际公司LNG进口平台、中国五矿曹妃甸国际矿石交易中心等大宗商品贸易类企业572家、物流类企业405家到片区落籍;开通了通达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条海运航线,建立了覆盖“三北”腹地内陆港。通过一系列平台建设,使得矿石、钢铁、煤炭等大宗商品现期货交易非常活跃,2021年实现进出口额424.81亿元。
促进自贸试验区可持续发展,培育新兴增长极是源头活水。曹妃甸片区充分利用该地平台集中、政策红利叠加的优势,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引进更多的生产经营企业,提高片区经济发展的竞争实力。将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部纳入“证照分离”改革清单,对中央层面和省级层面设定的540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进行分类归属,与片区申请下放的省级审批事项427项进行交叉筛选,确定了曹妃甸片区省级“证照分离”改革事项,让20个行政审批部门集中一地办公,在全区实现了“全程一站式包保审批”“企业不见面审批”,吸引了一批优势企业落户片区。自片区挂牌以来,共引进项目695个,总投资1046.74亿元,其中仅2021年就引进项目387个,总投资381.74亿元,为未来发展储蓄了强大动力。
(通讯员薛利稳 记者冯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