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现状如何,有着哪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育人模式?进入“十四五”,面对新的形势和更高的需求,该如何认真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为国家和地方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4月13日,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国家“双高计划”高职学校的相关书记、校长。
职业教育体系正在不断完善
我国始终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尤其“十八大”以来,从国家层面先后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和计划,切实引导职业教育创新路径、办出特色和提高质量。2014年,国务院在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重要作用。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教育部又出台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等文件,大力推进职教本科建设。2020年,通过升格、转设、新增本科等路径,重点扶持发展了一批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使职业教育体系逐步走向完善,基本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
用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沈士德的话来说,“我国已构建起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通了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成长进阶之路。特别是国家推动形成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办学道路,更是为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奠定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产业和经济的发展,职业院校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着力探索形成了紧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符合产业人才成长规律的多形式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起“双师”队伍、专业教学标准和服务保障体系。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曹根基介绍,近年来,学校坚持围绕智能制造产业链、技术链、创新链、人才链,融合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技术,主动对接地方智能数控和机器人等重点产业链中高端技术与人才需求,聚焦智能制造技术领域,探索形成了“内园外站、四维一体”产教融合新路径,开创了“一群一行业、一专一名企、一师一方案、一生一专项”的产教融合新模式。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工作部部长陈保国介绍,该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依托检验检测实践平台,以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为载体,积极探索基于产教联盟的卓越检验检测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新能源材料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探索以研促教、创学结合协同育人模式;依托智能焊接实践平台,与无锡焊神等行业龙头企业合作,以“焊接劳模班”为载体,探索基于技能大师工作室的高端制造人才培养模式。
加速培育卓越技术技能人才
“面向总书记提出的‘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要求,我们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坚持服务产业发展和学生终生发展导向,重点面向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聚焦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抓手,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以制度创新、高水平结构化教师队伍建设为保障,以高水平技术技能创新平台为支撑,创新与国际共享的办学模式与标准,全面升级高水平、高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眭碧霞说。
眭碧霞介绍,下一步,学校要重点实施“模式创新”工程、“教学改革”工程、“素质教育”工程、“创新创业”工程和“个性培养”工程,如开发教学资源、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和创新教学评价;升级双创教学体系、实践体系和活动体系;完善个性化人才培养机制、开设精英班和名师工作室,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聚焦立德树人,聚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无缝对接绿色化工、高端装备制造、检验检测认证等领域新业态、新技术、新标准,创新‘双高三型’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成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注重学生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习惯的养成,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光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