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单、一导则、一范例、一流程、七机制”——“11117”乍看上去像“数字密码”,却成了江北区不少棘手事项高效处置的“导航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场景化协同配合范例和工作流程图,进一步厘清管理牵头部门、协同部门和乡镇街道的责任分工,让如何开展“属地管理”事项一目了然。
截至目前,作为全市规范基层“属地管理”事项责任清单制度的试点地区,江北不仅编制完成了《江北区规范街道(镇)“属地管理”事项责任清单》,还编制了涵盖16个部门71项的配套工作导则,形成“一件事”从发生至办结的全流程工作闭环,方便具体事项处理过程中能够“按图索骥”。
“过去,老百姓找政府来投诉或办事,碰到一些部门和乡镇(街道)之间相互扯皮、推脱,心中不免有怨气。对此,我们按照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的要求,根据省委统一部署,努力从源头上、制度上为基层明责、减负、赋能、增效。”市委编办相关负责人说。
从去年年底开始,我市选定江北、慈溪开展试点,在此基础上及时召开工作推进会,督促指导区县(市)梳理乡镇(街道)“属地管理”责任事项,实行基层“属地管理”事项责任清单制度。截至目前,全市各乡镇(街道)平均公布“属地管理”事项80项。
一方面,关键词是“下沉”。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合理划分县乡两级权责关系,明确界定属地责任边界,同时着力推动人、财、物等资源要素向基层下沉,切实向基层放权赋能,确保“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事情有人办”。
另一方面,关键词是“应用”。借力“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聚焦系统融合、综合集成,将“属地管理”事项接入基层治理综合信息平台,着力探索“属地管理”一件事场景化应用,完善“多跨协同”机制,发挥整体智治的效率优势。
上述负责人表示,按照制度设计,我市也将继续强化“清单之外无‘属地管理’事项、列明之外无其他工作责任”的制度刚性要求,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从原来部门给乡镇的单向考核,变为部门和乡镇双向互评、捆绑考核,同时将清单管理纳入巡视巡察,防止部门责任“甩锅”、增加基层负担。
“如今,推诿扯皮的事情少了,‘街道吹哨,部门报到’也运转得更加顺畅。”文教街道工作人员季璐深有感触地表示,规范“属地管理”方便了部门和街道形成工作合力、按规履责、循章办事,及时处理问题、解决争议。
(记者黄合通讯员赵逸超王晓路)